河源茶香依舊濃醇乎?
2017 年已過,匆匆歲月又一載。若論河源“茶事”,不能不提年終的“收官之展”——2017 河源首屆茶文化博覽 會。上月29 日堪稱河源茶人大好日子,河源在這一天向世人宣布“河源有好茶”,開幕首日就吸引了2 萬多人到場 賞茶、喝茶、藏茶、玩茶。
“河源有好茶”,這樣的宣言,多少有些壯士出征的況味。時隔五日,茶博會散發(fā)的“茶香”依然余味繚繞,大有 “三月不知肉味”之勢!不信,你聽,槎城街頭巷尾熱議的仍然是河源“茶事”。
時值隆冬時節(jié),茶可當酒,圍 爐煲茶,品茗之余,回味過去一年, 河源“茶事”還真不少。人間四月 天,萬物復(fù)蘇時。4 月16 日,“登仙 湖巔采春茶鮮”丹仙湖首屆春茶 開采節(jié)開幕。近300 名愛茶者齊 聚上莞仙湖山頂,體驗采茶、制茶 之趣;時隔四日,4 月20 日,紫金縣 舉行首屆全民飲茶節(jié),近30 家茶企 參展,超過2000 人到場品賞“紫金” 之茗,享受“茶宴”之樂。
再觀首屆茶博會,看現(xiàn)場熙熙 攘攘,第一感覺是興奮,有這么多 愛茶之人,有這么多的茶品牌,讓 人有種眼花繚亂之感。隨之而來 的是茫然,這么多品牌,哪一個才 是我所需,我所愛?依稀憶起十年 前一次品茶,是在石坪山頂,一依 山而筑、幾根木頭搭成的小茶亭。 三五好友圍爐煮茶慢啜,置身青青 茶園,放眼天地外,感人生何其短 暫。想河源這么多茶山,容得下如 此熙來攘往的人流,再多的人,也 不會顯得擁擠。
有道是,半世身家三斗谷, 千秋事業(yè)一杯茶。用此來形容 近耄耋之年仍活躍我市茶界的 陳炯昌之半生經(jīng)歷毫不為過。 十五年前,他退休后繼承祖?zhèn)魅?代“衣缽”——制茶,繼續(xù)搗鼓茶 葉,自稱“ 茶癡”,茶友卻尊稱為 “陳叔”。談起客家茶史,陳叔如 數(shù)家珍。他說,客家人喜歡種 茶、飲茶,對廣東的茶文化,河源 是有很大貢獻的,廣東有記載的 茶葉就始于我市龍川縣,約有 1500 多年的歷史了,后逐步擴大 到粵北、粵東等30 個純客家和半 客家縣區(qū)。
茶乃自然生靈,汲雨露而 長。陳叔說,河源茶源遠流長, 與長于高山峻嶺不無關(guān)系,更得 益于一千多年的茶文化歷史傳 承。客家先祖在制茶手法上自 成一套,最大限度保留了茶葉天 然的草香、花香或樹香,力保茶 葉原香原味。這一點,后來人當 為之自豪。
《河源縣志·物產(chǎn)卷》載:“嶺南 山地產(chǎn)茶者多,而河邑獨盛。”河源 山多,能種茶的地方自然就多,就 面積和產(chǎn)量而言,目前依然在全省 雄居前五。全市茶葉種植面積 84906 畝,全省排名第三;茶葉產(chǎn)量 5355噸,全省排名第五。
然河源茶占據(jù)本土市場的時 代到來了沒有?業(yè)界一直眾說紛 紜,沒有定論。不過,深圳對口幫 扶我市214 個貧困村,有65 個貧困 村、7450 多戶貧困戶“靠茶吃茶,靠 茶致富”,有望因“茶”而甩“貧困 帽”。茶于全市脫貧攻堅之功,不 容置疑。
“問道”河源,茶業(yè)發(fā)展,困在何 處?河源茶界認為,主要是缺少區(qū) 域品牌、茶企缺乏“抱團取暖”意 識。“河源茶‘山頭’多,過去是‘八百 諸侯’,現(xiàn)在至少也有‘戰(zhàn)國七雄’, 多年來企業(yè)間缺少合作,一直沒有 一個像太陽耀眼的區(qū)域品牌出現(xiàn)。” 茶博會上,本土一茶人道破玄機。 故以為,當集全市之力,集眾人之 智,合力推進茶業(yè)區(qū)域品牌建設(shè)。 政府自然不能缺位,茶企更要抱團 發(fā)展,共筑河源茶業(yè)“大航母”!
就茶市而言,當前算不上最好 的時期,卻是最有前途的時代,因 為有深圳“兄弟”的貼心幫扶。相 信河源茶能因此而聲名遠揚,不只 是“河源有好茶”的自信,更有“河 源有名茶”的自豪!
張濤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