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米
小時候,每年臘八過后,“打炒米”就是大 人年前要完成的“必需課”,炒米可是我們客 家地區(qū)春節(jié)前后必備的一道待客小吃。每每 大人要去“打炒米”,我們小孩必定是跟著去 的,因為,那“黑葫蘆”般的炒米機會發(fā)出大炮 一樣的聲響,更兼白霧繚繞,煞是好看。“打炒 米”并不是每天都上演的。我們鎮(zhèn)里的墟日 是逢農(nóng)歷的“二、五、八”,只有在墟日時,那些 手藝人才來趕集,為十里八鄉(xiāng)的人“ 打炒 米”。鎮(zhèn)里最集中“打炒米”的地方是在街中 心老糧所的位置,那里是舊時集市交易最為 集中的地方。每到墟日,商販云集,人聲鼎 沸,摩肩接踵。這時,總有五六臺炒米機臨街 道邊上一字排開,炒米機前大人們都提著米 袋排成一條長龍輪流等著“打炒米”。
手藝人先擺好炒米機,“黑葫蘆”狀的炒 米機在一個鐵架上架著,炒米機正下方燃著 小爐灶,有的爐灶還帶著老式鼓風(fēng)機。手藝 人先把炒米機的蓋子打開,放入適量的大米, 再扭緊蓋子,接著就把炒米機平放在鐵架上, 左手不斷地轉(zhuǎn)動炒米機,右手推拉著鼓風(fēng) 機。炒米機下方的爐灶在鼓風(fēng)機的作用下吐 著長長的火舌,把整個“黑葫蘆”都擁入懷中, 加速著“煉丹爐”的物理和化學(xué)作用。不消三 五分鐘,一鍋炒米就準(zhǔn)備開鍋了,這是最激動 人心的時刻,也是孩子們最歡呼雀躍的時 候。只見手藝人小心翼翼地把“黑葫蘆”從架 子上平放到地面,又拿一個大麻袋套住炒米 機的蓋口,再順手抄起一根鐵棍,又對著圍觀 的人群說,散開點,散開點,開炮了。只朝蓋 口一敲,“哐當(dāng)”一下,“嘭”的一聲巨響,真如 拉栓放炮般,震耳欲聾,一股白煙便籠罩在麻 袋周圍,仙氣繚繞。待白煙散去,原先爐中潔 白的大米早已脫胎換骨,粒粒飽脹起來,圓潤 豐滿,香氣撲鼻,散落在麻袋里。
大人把打好的炒米裝好后,回到家中,和 煮好的黃糖漿一起攪拌,待攪勻,就起鍋將炒 米倒進木框架內(nèi)鋪平壓實,直到凝結(jié)后,再用 菜刀切成大小相等的長條塊。一直守候在炒 米旁的我們終于可以享用一兩塊,可不是“豬 八戒吞人參果”,而是邊吃邊咂吧嘴,細嚼慢 咽,嚼出心中的樂,吃出心中的甜。
不知從幾何時,打炒米的手藝人沒有再 出現(xiàn)在街頭,或許更新?lián)Q代的機器早已讓“黑 葫蘆”和手藝人一起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然 而,變的是機器,不變的唯有記憶中童年的樂 趣,還有,那濃濃的炒米香。
張 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