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
小時候特別期盼過年,過年時的新衣零食,足以讓我們激動個把月兒。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一般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平時難得買新衣服。好吃的東西也會比平時多些,像炒花生、炸油果、浮粄皮、炒米等都是平時很少吃得到的。家境好的還可以在街上買上一些麻橙、花生橙之類的特產,即使是過年,父母也會省著這些東西,留到三窮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吃。
學校一放假,離過年就漸漸近了,我們天天數著日子,還有15天、13天、12天、11天……記憶中,上次過年遠得好像過了一輩子。每過去一天就感覺很興奮,終于,我們盼來了小年,我們說“入年架”,從這天開始年味慢慢地就濃了。
“入年架”后鎮(zhèn)上的圩日,街上商品種類繁多,喜氣洋洋,熙熙攘攘。我們約上三五同伴,歡天喜地走上十多里路,有條件的也會騎上家里的破自行車,一起到鎮(zhèn)上去看看。很多時候我們身上也沒零花錢,這時候,借著過年的名義,我們會跟家長拿上幾角幾分零鈔,心里就多了一份底氣和期盼。到了街上,我們從街頭走到街尾,再從街尾走到街頭,轉轉悠悠地幾個來回。在摩肩接踵的大街上,我們像泥鰍一樣擠過人群,去任何一個我們想去的攤位上看熱鬧。
新華書店是我最愛去的一個地方,里面出售各種文具、玩具和書。我最喜歡看的是小人書,也就是連環(huán)畫,當時農村家庭很少有電視機,獲取課外知識的途徑一般都是連環(huán)畫,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我受不住誘惑,考慮再三,就用零鈔買了連環(huán)畫。單有連環(huán)畫還是不能讓我心滿意足,要是再看一場電影,那會讓我滿足整整一個寒假。所以電影院也是我們小孩子都愛去的地方,每每看到當天上映武打片、戰(zhàn)斗片之類的電影心就癢癢,那時門票一般都是2毛3毛,我們看著巨大的海報,心癢難耐但卻苦于囊中羞澀。我們買不起票,于是就在門口守著,看看有沒熟悉的老鄉(xiāng),求著他們帶著自己進去,實在沒碰上熟悉的人,我們就跟著那些大人硬擠,有時候會擠進去,有時候也會被守門的趕出。
“入年架”后的圩日,父親和哥哥會騎上家里那部老舊單車赴圩采購一些年貨,有時候他們也會帶上我,買新衣服和一些年貨時會問問我喜歡哪樣,遇上他們經濟情況稍好時就會多買一點喜歡吃的東西。采購完了我就坐上車尾,左右手各提著東西一路高高興興回家了。
年前幾天是家里最忙的時候,家里人多,要準備過年的東西也會多些。炒花生、炸油果、浮粄皮、炒炒米這些必備的都會在年前這幾天做好。碾粉是累活重活,需要兩三個人一起踩石堆,村里只有兩副石堆,誰家早到誰家先碾,天蒙蒙亮就有人開始排隊,稍遲一點就要排著長龍等候了。通常碾粉都要兩三個小時,這些活都是大人做的,小孩只能幫忙舀米。碾粉回來接著就是搓粉,然后全家總動員,老少都動手把面團捏成形狀各異的油果放到油鍋里煎炸。煎炸這些東西要幾個人幫手才能快點完成,大人負責重活累活,小孩子負責輕活,如添柴燒火之類的,等煎炸好了我們小孩就會迫不及待地撈起來先吃,這時候母親就會罵了:“趕燒趕熱的吃了不會嘔血?”我們才不會聽母親的嘮叨,不給吃就偷偷地拿了就跑出去,連火也不燒了,瘋玩一陣,忍不住那焦糖味的誘惑又回來偷幾個出去。
除夕到了,家家戶戶放鞭炮貼對聯(lián),大人忙著殺雞釀豆腐,忙著準備年夜飯,同一個大屋住的小孩就會比誰先洗澡,由于家里人多,這個時候大人也會早早地在大鍋里煲好熱水催促小孩倒水洗澡。洗完我們馬上穿好新衣服,迫不及待地到各個屋子去轉,看小伙伴們洗了沒有,洗好的就一起到外邊玩了。等玩得差不多了,年夜飯也做好了,父親母親就會大聲叫我們回家吃飯。吃完年夜飯,我們又迫不及待出去玩了。晚上十二點整是跨年,在農村也叫高子,這時候我們會提前回家等著放火箭和鞭炮,家家戶戶都在放,整個村子都是“乒乒乓乓”的鞭炮和“咻咻咻”火箭上天的聲音,熱鬧得很。放完鞭炮有些精神好的就湊在一起聊天吃東西,累了的就回家睡覺去了。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會一直持續(xù)到元宵過后,上學時,“咔嘣”一聲,咬著炒米糕,還回味無窮。
等我們長大成人后,在小縣城工作,過年幾乎都是在城里,很少在農村過年了,過年也不再是一種憧憬,而成為了一種形式。以往過年,缺的是年貨;現在過年,缺的是年味,過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來了。歲月,更是無情地雕刻在每個人的心上,但每每想起童年時候過年的那些事,我們都感覺很幸福。
作者:謝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