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紫金建縣“面紗”
2月,由紫金縣地方志辦公室主編的明萬 歷《永安縣志(譯注本)》出版發(fā)行。明萬歷 《永安縣志(譯注本)》為明萬歷十四年(1586 年)刻本,由明代葉春及撰。據(jù)主編者稱, 《永安縣志(譯注本)》的整理出版,對挖掘紫 金文化歷史內涵,后人追根溯源,了解認識 紫金,傳承人文精神等等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 意義,亦有助于塑造紫金形象,擴大紫金的 對外宣傳,對紫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有益的歷 史借鑒。
建城以解匪患
記者了解到,《永安縣志》詳細介紹了永 安(紫金)明萬歷年間社會變遷、歷史沿革、人 物、民情風俗等,沉淀有紫金地域文化形成的 年輪,客家古邑歷史的血脈,其最大的貢獻當 屬記載了紫金縣(舊稱永安縣)建縣經(jīng)過。
“黃五姐父曰君庸,隆慶元年,賊江漢破 貴峰寨。五姐時年十六,與父皆被執(zhí)。計不 令父同死,則謂賊:‘予從大總,幸釋父歸養(yǎng)幼 弟。’賊喜而從之。睨旁有刀,遂自刎死。棄 其尸,十日不變。鄉(xiāng)民廖子信哀而瘞于高 車。”這是明萬歷十四年(1586 年)《永安縣志》 講的一則紫金“烈女”故事,被編撰者葉春及 稱“烈而死,豈非難哉!是皆正氣郁于胸中, 莫邪為鈍矣,豈非難哉!”烈女“黃五姐”義死 的原因就在于“賊起嘉靖庚申,歷十三四年, 橫行六七百里,破砦幾百,婦女虜者幾千人 矣。”這與當時永安地域不無關系。永安地 域,地處海豐、河源邊界,常有盜賊出沒。
隆慶三年(1569 年),永安建縣,意喻永 遠安定。縣治所設在烏石約安民鎮(zhèn)(即今紫 城鎮(zhèn))。
建縣16年后始成《永安縣志》
永安縣建縣后,隆慶四年(1570 年)陽江 縣主簿林天賜經(jīng)營縣事,6 月動工建筑縣城, 次年(1571 年)3 月建成。林天賜福建福清人, 署縣一年,主持建城,內綏百姓,外御群盜,功 勞最大。隆慶六年(1572 年)首次造冊定籍, 全縣1774 戶、4797 人。幅員面積700 余里 (3726 平方公里)。
建縣十六載后,明萬歷十四年(1586 年) 知縣郭之藩主持,葉春及主撰了《永安縣 志》。南宋景炎二年(1277 年),文天祥在江西 永豐抗元兵敗后,率部由福建汀州轉至循州 (今梅縣、興寧、五華一帶),后駐扎南嶺8 月 之久。葉春及遍訪各地,搜羅事跡,將文天祥 故事、遺跡載入永安縣志:“永安有南嶺,南嶺 有文信國(文天祥封信國公)、鄒處置(鄒鳳, 被任命為江東西處置副使)之跡,邑若增而重 矣。余故特書,以重茲邑。”
歷史如鏡鑒古今
《永安縣志俗產(chǎn)志第五》載:“縣中具五 民,庶民在官。近乃長、興、和、埔。遠則江、 閩,性獷悍,民率畏之。匹夫匹婦,或有爭言, 輒仰藥。其愚如此,知縣郭之藩厲禁,稍戢。” 有學者據(jù)此研究認為,《永安縣志》應該是記 載客家遷移較早的歷史文獻。
一說到客家建筑,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 土樓群。其實,最開始的客家建筑還不是宏 偉別致的土樓或者圍樓,它只是圍寨。圍寨 的造型為方,四五米高的寨墻將寨子團團圍 住,只在東南西北各設一門以便出入。最早 有圍寨起源、分布的記載的當屬明萬歷《永 安縣志》,“自賊起,鄉(xiāng)人各自為寨,亦曰圍”, 認為村民之所以要蓋圍樓,主要是出于自我 防衛(wèi)的目的。
《永安縣志》成書100多年后,清初嶺南著 名學者屈大均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7 月 到達永安(今紫金縣)時,看到“一路山谷間,皆 茅屋,或一二家,或十余,二十余家,高者曰寨, 平者曰圍,或曰樓,或在山絕頂,或在隘口,一 徑微通,一夫可守”的處處是圍樓的景觀。圍 樓雖以自衛(wèi)為目標,但由于社會影像的延續(xù) 性,圍樓逐步演化成為客家住民的首要棲身體 例和糊口形態(tài)。換言之,村民的居住方式經(jīng)歷 了一個由圍寨到圍樓的發(fā)展過程。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